第15章
黄昏时分,漫天云舒霞卷,夕阳的余晖,将整座巍峨气魄的东吴皇宫披上了一层妖娆的火红色。
吴太子孙登策马扬鞭,匆匆赶到了皇宫。
行至神龙殿外,正好撞见中书典校郎吕懿从殿内走出来。
吕懿是个五十多岁的瘦老头儿,走起路来就像是一根竹竿,总是让人担心,若是有一阵风吹来,就能把他吹倒在地。
不过很多朝廷官员倒是都希望哪天狂风降临,真的能把这个老头子吹走,让他有多远滚多远!
孙登也对这个人没什么好感。
前些年他的父皇孙权效仿曹魏,创办了校事府,专门从荆州地方上找来了吕懿担任校事府的校官。
据说吕懿以前只是长沙郡掌管人事调动的功曹,尽管出身寒门,和江东士族没有任何关系,但由于精通律法,知人善任,由此受到了孙权的赏识。只是在他一步登天,掌管了校事府以后,整个朝廷上下,便都过上了人心惶惶的日子。
校事府的职责除了负责侦查搜集敌国谍报以外,还负责监察弹劾百官,处理一些棘手的刑事案件,这些年吕懿究竟培养了多少死士,掌握了多少百官的秘密,朝中没有人能知道的清清楚楚。
不过此人倒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孤臣,这些年来他从不拉帮结派,结交士族,只对皇帝一个人保持忠心。
孙登以前也曾对吕懿有几分好感,只是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,孙登就对吕懿的态度,发生了转变。
去年吕懿的手下外出去建安办事,由于收受了贿赂,被建安太守郑胄所斩杀,吕懿由此怀恨在心,在皇帝面前引经据典,旁征博引,控诉郑胄数条罪状,就差给对方扣上谋反的罪名了。
皇帝对吕懿十分信任,当即派人前往建安郡把郑胄逮捕入狱,若不是郑胄平时为人刚正不阿,在朝中有几个钦佩他的朋友,才让他免于一死,但还是为此付出了代价,被皇帝削职为民。
“太子殿下,您可算是来了。”吕懿拱手做辑,一脸的忧虑之色,“殿下,快去劝劝皇帝陛下吧,自从二皇子过世后,陛下他食不甘味,夜不安寐,整个人都瘦了一圈,或许如今只有太子能劝说皇帝陛下放下哀伤,以国事为重。”
“嗯,本宫知道了。”孙登背负起了双手,向着殿内走去,“如果没别的事,吕校郎暂且退下吧!”
吕懿回头看了一眼太子,眼眸中闪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。
太子孙登今年只有二十二岁,却是少年老成,温文尔雅,在朝中威望极高,深得江东士族拥戴,有皇帝孙权年少时的风采,日后定会是一代明君,他吕懿可以不和任何大臣搞好关系,但他也不希望和太子的关系搞得很糟,但他却不知道为什么,太子这个人总是对他冷冷淡淡,敬而远之。
孙登走进殿内,看到父亲孙权正背对着他,一动不动地看着墙壁上的一副大汉舆图发呆。
“父皇······”
孙权听到是太子的声音,下意识地用袖口抹去眼角的余泪,转身看向孙登,笑道:“是太子来了。”
孙登看到自己的父亲尽管强颜欢笑,却难以掩饰满目忧伤,整个人也如同吕懿所言,当真瘦了一圈,想必是前一阵子因为二皇子孙虑的意外死亡,而过度悲伤,到现在也没能从痛失爱子的阴霾中走出来。
孙登的这位二弟自幼便机敏聪慧,能谋善断,父亲对他异常溺爱,孙虑十六岁那年便被封为建昌侯,一年后又被封为镇军大将军,授予假节,单独置办府署。
就连他这个做大哥的,都经常跟别人说,论才华能力,他不及二弟,论杀伐果断,领军作战,他同样不及二弟。别看二弟年幼,但他的身上,却同时拥有了伯父孙策的勇猛果敢,睥睨众生的魄力,和父皇的虚怀若谷,礼贤下士的帝王之术。
奈何,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祸兮旦福。
数月前孙虑因为奉了朝廷命令,剿灭丹阳郡一代占山为寇的山匪,将士们旗开得胜,将山中悍匪一网打尽,却不料还是有了漏网之鱼,就在一次孙虑独自外出去山林中狩猎时,有一个山匪瞅准机会,对着他放了一箭,这一箭正好命中了孙虑的肋骨。
皇帝孙权知道此事后,爆发了极其罕见的雷霆之怒,当即找来了整座皇宫大内的太医们给孙虑治病,同时也命令校事府和众将士哪怕掘地三尺,也要把凶手找出来碎尸万段。
对于皇帝孙权来说,捉拿一个罪犯不难,难的是,自己的儿子身上中的那一箭,被凶手涂抹上了剧毒。哪怕华佗在世,只怕也于事无补。
孙权看到自己的儿子孙虑身上的箭伤总是好了又犯,犯了再犯,伤口不断溃烂,孙虑也时常因此高烧不退,不禁想起了他的大哥孙策当年也是因为被贼人射箭偷袭,才英年早逝,弃他而去,便时常在夜深人静时潸然泪下。
直到孙虑过世,作为一个父亲,孙权也不认为自己的儿子得到了解脱,而是把这看做了老天对他的惩罚。
当年,他的父兄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,生命垂危之际,并没有把主君之位交给年幼的儿子,而是把江东大业托托付给了他这个弟弟,那年他只有十九岁,父兄在临终前告诉他,身为主君,就不能妇人之仁,心慈手软。
这些年来,他经历了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,多到他自己也记不起来。
能让他记住的那些,诸如江夏之战,赤壁之战,荆州之战,夷陵之战,皖城之战,合肥之战,石亭之战,可以说每一场战役的背后,都是一幕幕人间悲剧,也不知道造就了多少支离破碎,妻离子散的家庭。他的手上,早已沾满了鲜血。
如今,这报应竟然落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,这让他越来越觉得天道好轮回。即便自己是一个帝王,也终究无法逃脱这命运的桎梏······